我一直相信沒有一種「絕對最好」的理財方式。
深諳金融理財的人都對「高報酬,高風險」和「資產配置(風險分散)」這兩個概念不陌生。大家都希望自己的錢能快速長大,但在「快」和「安全」間需要取捨;不是只選擇「報酬高」或選擇「風險低」,而是在能承受的風險範圍內,做適當的資產配置。資產配置的方式可能跟個性、財力、人生階段等因素相關。
深諳金融理財的人都對「高報酬,高風險」和「資產配置(風險分散)」這兩個概念不陌生。大家都希望自己的錢能快速長大,但在「快」和「安全」間需要取捨;不是只選擇「報酬高」或選擇「風險低」,而是在能承受的風險範圍內,做適當的資產配置。資產配置的方式可能跟個性、財力、人生階段等因素相關。
為什麼我需要準備退休金?
退休金是一塊很特別的配置,很重要,但也很容易被忽視或擱置。
你是否曾有這些想法:
「退休還久,不需要急著準備?」
「到時候真的錢不夠用就先別退休,先繼續工作?」
「我都不知道會不會活到那時候,為什麼要為了那時候的我存錢?」
這些考量都有所本,我也不難體會這些心情,因為我確實也覺得這些想法某方面滿有道理。你是否曾有這些想法:
「退休還久,不需要急著準備?」
「到時候真的錢不夠用就先別退休,先繼續工作?」
「我都不知道會不會活到那時候,為什麼要為了那時候的我存錢?」
然而,這些想法不是終點,提出這些觀點之後,我們有沒有進一步問過自己:
若不急著準備,那什麼時候開始準備比較適當?
到了屆退的年紀,想工作就能繼續工作嗎?當時的體力、身體狀況允許嗎?社會環境對中高齡就業友善嗎?
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長,反過來想:如果我真的活到了那時候呢?
(畢竟這始終是人生兩大難題:
人生最遺憾的是死的時候,錢花不完。
人生最悲慘的是錢花完了,人還沒死。)
於是終極問題是:若真有那一天,我卻沒有為自己做好準備,我有沒有別的、更好的解決之道?
如果沒有,我告訴自己,還是乖乖開始幫自己準備退休金吧。
若不急著準備,那什麼時候開始準備比較適當?
到了屆退的年紀,想工作就能繼續工作嗎?當時的體力、身體狀況允許嗎?社會環境對中高齡就業友善嗎?
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長,反過來想:如果我真的活到了那時候呢?
(畢竟這始終是人生兩大難題:
人生最遺憾的是死的時候,錢花不完。
人生最悲慘的是錢花完了,人還沒死。)
於是終極問題是:若真有那一天,我卻沒有為自己做好準備,我有沒有別的、更好的解決之道?
如果沒有,我告訴自己,還是乖乖開始幫自己準備退休金吧。
人生各階段累積資產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供我們選擇搭配,而退休帳戶累積的資產和其他帳戶最為不同的就是:這幾乎是在我們體力、精神、賺錢能力最低、風險承受能力最低的階段要依靠的帳戶,如果沒有秉持一定的原則,這個帳戶可能未能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作我們的後盾。
保險作為理財工具之一,滿足了退休帳戶最需要的特性:安全、確定。
保險作為理財工具之一,滿足了退休帳戶最需要的特性:安全、確定。
退休金帳戶滿足哪些條件才有保障?我認為以下四點是關鍵:
1. 獨立帳戶/專款專用
2. 只進不出
3. 即早開始
4. 活越久,領越久
1. 獨立帳戶/專款專用
2. 只進不出
3. 即早開始
4. 活越久,領越久
一、 獨立帳戶/專款專用
規劃時,退休帳戶或是其他目的性明確的帳戶(例如醫療帳戶)都應該有「專款專用」的意識,才不會讓原本累積資產的目的被侵蝕。
退休帳戶作為獨立帳戶又特別需要注意這點。離退休還有一段日子,我們可能有許多人生夢想待完成,差一點就存到的夢想基金,可能考慮拿尚未用到的退休金來補;人生責任重大時期,可能面臨家人需要醫療費或其他緊急費用這類責任造成的風險,需要這些急錢時,比起另外籌一出一筆錢,我們更可能傾向選擇從未來的帳戶預支一些錢,卻不見得會在緊急狀態解除後彌補自己預支的費用。(畢竟自己通常不會對自己討債)
保險解約金的提領(部分解約、全部解約)通常不如一般銀行帳戶領錢快速、方便,也因此讓這筆錢不容易被動用;若須經過壽險顧問, 知道這張保單是退休規劃的壽險顧問還能作為另一道關卡,幫我們把關這筆退休金,堅守規劃的初衷;否則人們很容易受「時間折價效應」影響,想將這筆錢挪做他用。
退休帳戶作為獨立帳戶又特別需要注意這點。離退休還有一段日子,我們可能有許多人生夢想待完成,差一點就存到的夢想基金,可能考慮拿尚未用到的退休金來補;人生責任重大時期,可能面臨家人需要醫療費或其他緊急費用這類責任造成的風險,需要這些急錢時,比起另外籌一出一筆錢,我們更可能傾向選擇從未來的帳戶預支一些錢,卻不見得會在緊急狀態解除後彌補自己預支的費用。(畢竟自己通常不會對自己討債)
保險解約金的提領(部分解約、全部解約)通常不如一般銀行帳戶領錢快速、方便,也因此讓這筆錢不容易被動用;若須經過壽險顧問, 知道這張保單是退休規劃的壽險顧問還能作為另一道關卡,幫我們把關這筆退休金,堅守規劃的初衷;否則人們很容易受「時間折價效應」影響,想將這筆錢挪做他用。
二、只進不出
為了降低退休金帳戶的不確定性,帳戶內的資產應該「只增不減」。要做到資金只進不出,除了帳戶內的資金不能隨意提領之外,帳戶價值更不能起起伏伏。
前述提到保險解約金提領的門檻讓我們相較之下更不易動用保險帳戶中的資金,保險的「閉鎖期」更讓保險成為資金規劃的守門員,因為不想虧本,就得把資金存到一定年限,透過這項工具的架構對抗脆弱的意志力。退休金這種長期規劃而言,閉鎖期對很多人來說更是必要的枷鎖。
傳統型保險(非投資型)不是投資,因此只要保費照保險契約繳,帳戶價值便只會增加(部分還本型保險可能不一定),不會減少;即使是利率變動型保險,也只是根據宣告利率高低使增值幅度有變化,帳戶價值仍是往上增加。
前述提到保險解約金提領的門檻讓我們相較之下更不易動用保險帳戶中的資金,保險的「閉鎖期」更讓保險成為資金規劃的守門員,因為不想虧本,就得把資金存到一定年限,透過這項工具的架構對抗脆弱的意志力。退休金這種長期規劃而言,閉鎖期對很多人來說更是必要的枷鎖。
傳統型保險(非投資型)不是投資,因此只要保費照保險契約繳,帳戶價值便只會增加(部分還本型保險可能不一定),不會減少;即使是利率變動型保險,也只是根據宣告利率高低使增值幅度有變化,帳戶價值仍是往上增加。
三、即早開始
任何儲蓄或資金預備都是越早開始越輕鬆,我們可以有其他計畫(買車、買房、自我實現、娛樂等),但退休必然發生(除非在退休之前就移民神秘國度),只是早晚,且我們可能不見得能掌控自己退休的時間。
當我們離退休越近,補足退休金缺口愈迫切之外,也愈困難。因為時間愈短,每期(每年/每月)要存的金額就越多(見以下試算)。責任重大時期(一般為結婚生子後,孩子經濟獨立前),開銷比以往大,不見得有同樣存錢能力;屆退時體力不如以往,工作體力不見得堪比年輕時,何況年紀漸長,身體不見得一直是這麼健康。
無息退休金準備試算
若預計65歲退休(台灣平均退休年齡61.1歲),想準備1000萬退休金:
從31歲開始準備,約35年,每年須準備約28.6萬元,每個月須準備約2.4萬元;
從46歲開始準備,約20年,每年須準備約50萬元,每個月須準備約4.2萬元。
問問自己:我想選擇哪種方式?
當我們離退休越近,補足退休金缺口愈迫切之外,也愈困難。因為時間愈短,每期(每年/每月)要存的金額就越多(見以下試算)。責任重大時期(一般為結婚生子後,孩子經濟獨立前),開銷比以往大,不見得有同樣存錢能力;屆退時體力不如以往,工作體力不見得堪比年輕時,何況年紀漸長,身體不見得一直是這麼健康。
無息退休金準備試算
若預計65歲退休(台灣平均退休年齡61.1歲),想準備1000萬退休金:
從31歲開始準備,約35年,每年須準備約28.6萬元,每個月須準備約2.4萬元;
從46歲開始準備,約20年,每年須準備約50萬元,每個月須準備約4.2萬元。
問問自己:我想選擇哪種方式?
四、長期現金流:活越久,領越久
退休金到底要準備多少錢眾說紛紜,每個人追求的退休生活品質也不同。
為了少存點退休金告訴自己省著點用就好的人,可能需要思考:除了基本生活費之外,是否可能有意外花費?現在可以幻想未來過著清心寡慾的生活,但是將來看到身邊的人因退休而有時間到處旅行,或許必須告訴自己:「這樣的生活可能再也與我無關。」
覺得一輩子都賺不到足夠退休金的人也不必太過憂心,因為大部分的勞工都享有企業每個月提撥收入6%的勞退基金,會在退休後到平均餘命這段期間內平均按月發給(也可一次領);可惜這樣每個月的現金流並不是終身的,若活超過平均餘命,還是得透過自己的規劃滿足退休生活。
(勞退是個人帳戶制,所以不會破產;勞保老年年金是活多久領多久,但對於還有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後才退休的年輕人,我個人不抱持領得到的樂觀看法)
像這樣每個月或每年領到的現金流,如果能領到不想領,對退休生活最有保障;保險商品中有「還本型」、「年金」等字樣的商品通常能滿足這部份需求。部分投資型保險商品和其他金融商品也有「還本」、「配息」功能,卻可能在行情不好時,為了讓客戶每期領到錢從本金先支領,待生命末期想整筆領出來花用的時候,卻發現領出的本金不如預期;更糟的是為了追求高配息率,投資效益卻不如預期,造成配息壽命提前結束,也把本賠掉了。
為了少存點退休金告訴自己省著點用就好的人,可能需要思考:除了基本生活費之外,是否可能有意外花費?現在可以幻想未來過著清心寡慾的生活,但是將來看到身邊的人因退休而有時間到處旅行,或許必須告訴自己:「這樣的生活可能再也與我無關。」
覺得一輩子都賺不到足夠退休金的人也不必太過憂心,因為大部分的勞工都享有企業每個月提撥收入6%的勞退基金,會在退休後到平均餘命這段期間內平均按月發給(也可一次領);可惜這樣每個月的現金流並不是終身的,若活超過平均餘命,還是得透過自己的規劃滿足退休生活。
(勞退是個人帳戶制,所以不會破產;勞保老年年金是活多久領多久,但對於還有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後才退休的年輕人,我個人不抱持領得到的樂觀看法)
像這樣每個月或每年領到的現金流,如果能領到不想領,對退休生活最有保障;保險商品中有「還本型」、「年金」等字樣的商品通常能滿足這部份需求。部分投資型保險商品和其他金融商品也有「還本」、「配息」功能,卻可能在行情不好時,為了讓客戶每期領到錢從本金先支領,待生命末期想整筆領出來花用的時候,卻發現領出的本金不如預期;更糟的是為了追求高配息率,投資效益卻不如預期,造成配息壽命提前結束,也把本賠掉了。
最後想提醒大家,「退休金帳戶」很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現在的生活也很重要,所以設定一個「只進不出」的退休金帳戶絕對不是要我們犧牲現在的生活安全與品質,而是要我們注意到退休金值得重視之際,好好「分配」我們的收入與資產,更別忘了幫自己準備足夠的「緊急備用金」以應付不時之需。
如果目前的收入和資產連生活、緊急備用金和退休金的分配都做不到,那便是時候思考能怎麼改變與改善了。
如果目前的收入和資產連生活、緊急備用金和退休金的分配都做不到,那便是時候思考能怎麼改變與改善了。
希望每個人都擁有美好的現在與退休生活 ♥
參考資料:退休靠保險行不行? 6點報你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